金融工具手册3:那些年 我们经历过的结构性货币工具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6-27 10:44:07

引言:结构性货币工具将要退出?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从“做好‘加法””到“有进有退”。疫情三年,经济反复受到冲击,央行在使用传统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达到不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的效果。而随着经济走向复苏,肩负特殊使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似在短期将退出,而央行的表态也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继续做好‘加法’”转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相关资料图)

历史:结构性货币工具的前世今生

目前,央行已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工具。从广义视角来看,包括定向降息、定向降准、定向公开市场操作、定向再贷款、再贴现等。狭义视角上,央行从持续时间、主管单位、设立模式三个维度划分现有的结构性货币工具:(1)从持续时间来看,分为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2)从主管单位来看,分为总行、分支行管理的工具。(3)从设立模式来看,分为提供再贷款资金、激励资金的工具。

回顾历史,结构性工具创设聚焦在两个重要时间段,分别是2014、2021-2022年。而这两个时间段国内经济均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一方面国内总量货币工具有效性边际走弱,另一方面总量工具受海外货币政策收紧的掣肘。

虽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名字中带有结构二字,实则兼具结构和总量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工具的第一重功能是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第二重功能是发挥基础货币投放功能,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海外:金融危机催生结构性工具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经济体把利率降至零后仍难以解决“结构性流动性缺口”问题,为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各发达经济体先后创设不同类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美国为例,其分别针对实体企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基金市场等四大类主体提供流动性支持。总结来看,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创设的结构性货币工具存在以下特点:(1)从创设期限来看,结构性货币工具覆盖短期和中长期,但基本均为阶段性工具。(2)从创设目的来看,大体可以分为鼓励向特定领域融资、提供流动性支持两大类。(3)从使用频率来看,部分结构性货币工具在 2020 年世纪疫情之后再度启用。(4)从创设规模来看,部分结构性货币工具的体量较大,对整个融资体系的恢复起到重要支撑。

展望:多目标体系下的必然选择

目前央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工具与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创设的结构性货币工具仍存在较大的不同。具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从创设背景来看,虽然国内外结构性货币工具均出现在经济承压阶段,但差别在于政策利率是否已经降至零。(2)从运作模式来看,国内外结构性工具均有支持特定领域融资需求的特点,但海外已有绕过金融机构、直接支持实体融资的先例,且支持的金融机构范围更加广泛。(3)从创设规模来看,目前国内结构性货币工具的规模整体依然偏小,且部分工具的额度使用并不充分。

为何央行在利率尚未降至零的背景下,推出一系列结构性货币工具呢?这与央行采取多目标制息息相关,央行需要统筹考虑物价、就业、增长与国际收支等目标之间的关系。展望未来,在多重目标约束下,以及总量工具使用空间不断压缩、有效性边际递减的背景下,结构性货币工具或将承担更为重要的使命。

风险提示

1、国内经济超预期下行,仍需货币政策发挥总量调节及结构调节功能。

2、汇率持续承压,制约总量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结构性工具或再度延期。

热门推荐

猜您喜欢